首页 / 教育资讯 / 中职与普高相较,究竟存在哪些差距?

中职与普高相较,究竟存在哪些差距?

来源:优职升招生网 发布日期:2025-05-04 10:22

长久以来,职业教育相较于普通教育,承受着诸多偏见。众多家长秉持“考不上高中才读职高”的观念,仿佛读职业学校的学生就低人一等。这种刻板印象,很大程度上源于过去职业教育市场处于混沌竞争状态,各地区、各学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。

然而,近年来随着政策的大力倾斜与市场的有效整顿,许多家长和学生开始重新审视职业教育所蕴含的机遇。中职与普高这一经典命题,如今也有了全新的解题思路。

一、中职与普高:同属高中阶段教育,类型不同无高低

早在2019年印发的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》就明确指出,普高和中职同属于高中阶段教育,二者并无层次高低之分,只是教育类型有所差异。

普通高中以升学为导向,学生主要学习文化知识,重点培养知识型人才。而中职学校分为中专、职高、技校三类。中专和职高在学习侧重点上更偏向理论,中专和大学一样,学生需选择专业进行学习,通常招收初中毕业生;职高与高中区别较小,侧重于文化课(语、数、外)和专业课程。技校则以专业技能培训为主体,学生学成后一般可直接就业。与普高相比,中职学校更注重专业培训,拥有丰富的实践环节和项目。

二、升学与就业:职教发展新方向

12月27日,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了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》相关情况。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强调,职业教育并非“终结教育”“低层次教育”或“淘汰教育”,而是一种特色鲜明的教育类型。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,既可以选择升学和就业,也可以先就业再升学,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、多途径的成长成才通道。

长期以来,职业教育因“无奈的选择”“低人一等”等标签,吸引力不足。但随着新职业教育法的颁布、职教高考制度的推广、中职毕业生升学比例限制的取消以及专升本规模的扩大,职业教育正逐渐崭露头角。

三、“职”“普”教育:层次打通,普职融通新趋势

部分家长不愿送孩子读中职,重要原因之一是认为中职的升学及成才通道较窄。让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相互贯通,让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衔接,是家长们的迫切期望。近年来,普职融通班的开设成为最明显的趋势。

以成都为例,2022年招生计划明确规定,除往年的重点线、普高线外,今年普职融通招生将单独划线。中考成绩未达到普高线但达到职普融通班录取指导线的学生,可在民办普高、职普融通班、中职学校中选择就读。就读普职融通班的学生,在第一学年可提出申请,若第一学年期末考试成绩达到对口普高的分数要求,即可转入普通高中就读,学籍也一并从中职转入普高,三年后参加普通高考。

未来,中职的升学渠道将更加完善,包括中职与高职(3 + 2)五年贯通、中职与职业本科或应用型本科(3 + 4)七年贯通、高职专科与职业本科或应用型本科(3 + 2)五年贯通培养等。对于中职生而言,这条适合自己的升学之路将更具优势。

四、职业教育规模:逐步扩大,升学通道日益畅通

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显示,2021年全国共有中等职业学校7294所,招生488.99万人,在校生1311.81万人。职业本科学校现有32所,其中民办22所、公办10所,2021年招生4.1万人、在校生数量12.9万人。2022年,高职院校响应国家号召,3年累计扩招413.3万人,中高职学校每年培养约1000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,1万余所职业学校每年开展各类培训上亿人次,职业教育规模正逐步扩大。

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,中职生读高职、本科、研究生、博士等升学通道与普高学生完全相同,且升学比例不断提高。未来,中职教育将与普通高中并驾齐驱,成为职业教育的良好起点。

选择职教高考这一“快车道”,避开夏季高考的“独木桥”,正确看待职业教育,才能为学生选择最适合其发展的教育之路。在优职升学网,我们将持续关注职业教育动态,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最全面、最专业的升学指导。


留下您的信息,择校老师一对一指导您!

在线报名

相关动态

在线评估
全省学校前十排名表